人體有四種能量來源:醣、脂肪酸、胺基酸(蛋白質)和酮體。胺基酸可以直接被氧化作為能源,也可以依身體需要而轉成醣或酮;大腦只能代謝醣和酮,不能以脂肪酸為能源。
「生酮作用」的基本概念是:當脂解作用的速率夠高(或飲食攝取的脂肪夠多)且肝臟代謝脂肪酸的速度“過快”時,就會產生酮體;
所謂的“過快”是發生在:當肝醣分解的效率不足時,醣質新生的效率會提高而消耗草酰乙酸,因而降低肝臟平常代謝脂肪酸的第一種機制(=檸檬酸循環)的效率(因為檸檬酸循環需要草酰乙酸的參與);也使得肝臟代謝脂肪酸的第二種機制(也就是生酮作用)的效率提高,因而使得酮體濃度升高(即使不吃生酮飲食的人體內也有酮體,只是濃度高低的差異)。
對於一般精緻/加工高醣飲食吃出 “明顯問題” (例如嚴重的肥胖、胰島素阻抗、第二型糖尿病)的人,低醣或生酮飲食在初期通常都可以有效改善身體狀況;這種改善的原因也不難理解,就是讓身體從精緻加工、易致炎、高熱量、低營養密度的飲食方式整個往相反的方向調整。但是,這(初期的改善)仍然不能說反向的極端飲食(也就是極低碳生酮)是 “適合一般人長期執行”的飲食法。
對於不想餐餐紀錄、天天精算營養和熱量的人來說,個人認為原型食物為主、不嚴格限制碳水攝取量的低醣低碳飲食(碳水的熱量佔比低於30%即可算是低碳),比嚴格生酮要合適的理由有以下幾點:
*由食物攝取的營養較均衡—
腸道需要好的食物來滋養各種好菌,飲食內容均衡(包括原型碳水食物含有的膳食纖維、多醣體)可以讓腸道菌種生態較不容易失衡。腸道的狀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非常大,長期偏食會增加健康的風險。
*食量比較適中 (避免吃太少)—
在酮體作用下,嚴格生酮人的食量通常都很小,很容易導致長期吃太少(台灣的極瘦審美觀、不餓不吃又更惡化這問題),使得基代嚴重下降;表現出來的症狀可能是掉髮、精神/食慾不好、生理期異常/性慾差及甲狀腺低下的問題。
*保持足夠的碳水代謝能力—
長期嚴格生酮後,很容易產生“生理性胰島素阻抗” (肌肉細胞的胰島素受體減少,空腹血糖上升) =>適當攝取碳水可以提升生酮人的胰島素敏感度及碳水代謝能力,避免嚴重的生理性胰島素阻抗;另一方面,代謝脂肪酸也需要醣代謝的中間產物(=前面提過的草酰乙酸,參考底下的影片及截圖)。
換句話說,長期嚴格生酮而產生明顯的生理性胰島素阻抗,可能反而會某種程度地降低身體代謝脂肪酸的能力,對減重來說有種捨本(代謝脂肪酸)逐末(代謝酮體)的感覺...
(↑這一小段是個人不精確的“感覺”,謹供參考)
*較不容易流失肌肉—
醣類的攝取可以減緩醣質新生的速率,而減少蛋白質的消耗;另外也有助於肌肉合成。
*舒緩心理壓力—
嚴格生酮時,有些人在心理上可以享受酮症的狀態,有些人(尤其是女性生理期時)卻是相當刻意地壓抑自己避免吃碳水,連根莖類、水果都被妖魔化而不敢吃;這種長期慢性的壓力會降低代謝,對於減重目標是有害處的。
*高血酮不等於代謝好—
高血酮如果是來自於外酮,表示攝取了很多飽和脂肪,但身體並無法代謝掉,因而無法減重。
如果高血酮是來自於內酮,成因通常是長時間的斷食,雖然短時間一定會瘦,但是依賴激烈斷食來減重長期也很容易復胖... (因為基礎代謝變差了)
事實上,觀察絕大部分為了減重而吃生酮的人,高血酮常常代表著 “代謝不夠好”的狀況;一些酮學會處於長期尿酮深紫但就是不會瘦,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*更容易調整而融入長期生活—
任何減重或是提升健康的手段,都應該要以"能融入長期生活" 做為先決條件。
如果"必須依賴" 無法長期執行的方法來減重,就表示一旦回復個人正常的生活,復胖也是幾乎無法避免的狀況。
這也是依賴過於激烈的斷食或運動來快速減重,很容易失敗的原因。
總而言之,長期的 “減重” 或是 “維持健康的體態” 從來就不是短期的 “少吃多動” 或是 “克服食慾/意志力” 就能夠解決的問題;而是得從長期的飲食內容(選擇健康的食物)、生活作息、心理健康等各方面來慢慢調整。
如何 “入酮” 或是 “維持酮症” 並不是大部分人應該專注的重點... (雖然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
😅)
<一些參考資料>
“駕馭脂肪的能量來增進運動表現” by Dr. Jeff Volek
“脂肪酸代謝”
“生酮作用”
“為什麼高蛋白質餐之後,我的血糖會上升?” by Dr. Marty Kendall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